去年骤逝的纪录片导演陈俊志,一生都积极参与社会运动,替弱势发声。今年台北电影节公布「杨士琪卓越贡献奖」得主,决定把这个奖项颁给陈俊志,也会放映他的代表作,曾获得第2届台北电影奖的纪录片《美丽少年》,以及剧情短片《沿海岸线征友》。
「杨士琪卓越贡献奖」主要是纪念电影记者杨士琪勇于对抗体制的精神,鼓励拥有独立创新精神的电影工作者。评选委员认为,陈俊志完全体现了「以小虾米对抗大鲸鱼」的勇气与风骨,他有着一颗柔软又坚强的心,不光拍摄纪录片为社会公义发声,更挺身参与众多社会运动,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段时间,仍不断燃烧自己,把他的图像创作,像武器一样带到社运领域,为正义所抗争。
陈俊志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电影研究所电影制作硕士,就读大学期间就开始投入电影制作,1997年与陈明秀合作拍摄第一部纪录片《不只是喜宴》,以记录作家许佑生的同志婚礼为题材,获得超过15个国际同志影展的邀请,却因当时新闻局对于录像带电影、纪录片及同志主题的歧视而不愿补助。陈俊志多次陈情,呼吁并进而抗争,直到当时的行政院让步改革调整,也促成了「国产录像节目带参加国际影展辅导要点」于1999年通过实施。
去年过世的纪录片导演陈俊志,是今年台北电影节「杨士琪卓越贡献奖」得主。(台北电影节提供)
长期关注性别议题的陈俊志,于1998年完成的《美丽少年》,不但进入华纳威秀(现更名为信义威秀影城)和学者影城放映,是首支纪录片上院线的台湾电影,更打破当时纪录片被认为没有票房的刻板印象,缔造当年国片票房第三名的佳绩。后续更是持续创作了多部同志相关题材的纪录片,如《幸福备忘录》《无偶之家,往事之城》《酷儿舞台》等,并且多次获邀于国内外多个影展做放映。除了图像创作外,陈俊志积极参与社会运动,为弱势发声,包括「玫瑰少年」叶永鋕、因冤狱案受害多年的苏建和、刘秉郎、庄林勋等人;并曾以文学创作《人间.失格──高树少年之死》获得时报文学奖首奖、《台北爸爸,纽约妈妈》获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并改编为舞台剧。纵横文学与影像世界,陈俊志燃烧自己,为台湾留下了精彩且重要的作品。